雛雞舍的消毒:雛雞舍在進雛之前要按照清掃沖洗、噴燒、噴霧和熏蒸四步消毒法進行全面消毒:首先將所有育雛用具搬到室外清洗并在陽光下晾曬,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病原微生物,同時將舍內清掃干凈。然后用2%的火堿溶液沖洗地面,用汽油噴燈依次噴燒墻壁、隔網、地網(鐵質)等,再用2%~3%火堿液或0.2%~0.5%過氧乙酸等溶液噴霧消毒墻壁、網具和天花板。最后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5 g、福爾馬林30 ml 進行熏蒸消毒72 h 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② 在整個育雛期都要及時搞好育雛室的環境衛生:每天清洗食盤、食槽和飲水器,每天清除雛雞糞便。飼養人員出入雞舍要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鞋,門口要設消毒池并及時更換池內的消毒液。
③ 育雛期內按照免疫程序按時做好雞新城疫、法氏囊及雞痘等傳染病的預防接種。
(2)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和空氣新鮮
① 環境溫度的要求:
② 保持育雛所需溫度的方法很多,可用電熱保溫傘、電熱板、火爐甚至火炕等方法,要因地制宜。冬季育雛因外界溫度低,舍內溫度應偏高些,尤其要防止低溫高濕的環境。夏季外界溫度高,舍內溫度可以偏低些。
③ 空氣新鮮對雛雞生長很重要,因為雛雞缺氧會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甚至因窒息而死亡。冬季要在中午陽光充足時在保持環境溫度的前提下打開窗戶通風換氣,夏季要用通風設備保持舍內空氣新鮮。
(3)保證雛雞生長的營養需求
① 飼喂制度:在育雛階段宜采取自由采食的制度,要有足夠數量的食槽。食槽中經常保持有飼料,讓雛雞隨意采食,以利均勻生長。每只雛雞平均應有食槽位置2.5 cm,飲水位置1.5 cm,并隨著雛雞的長大增加食槽和水槽的長度和高度,否則會影響雞群的采食和飲水,導致雞群生長發育不均衡。育雛期末應隨機從雞舍的不同部位抽測50~100只雛雞的體重,以判斷雞群是否整齊,體重是否達到該雞種的標準。
② 雞群密度:隨著雛雞的生長發育要及時疏散雞群。1~2 周齡時,籠養每平方米60 只以下,平養每平方米30只以下;3~4月齡,籠養每平方米20~30只以下,平養每平方米20只以下。利用疏散的機會把強弱雛分開飼養,加強對弱雛的護理可以提高育雛存活率。